2023年6月2日,英国首相基尔·斯塔默通过电视讲话发布了《战略国防评估报告》,宣告英国将军队调整至“备战状态”,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地缘安全挑战。报告强调将加强远程打击能力、网络作战和军工产能,明确指出强化军事能力的计划。然而,英国军队在目标与经费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,尤其在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部署到亚太地区的行动中,英国不仅依赖盟国舰艇补充航母编队,还需付出8亿英镑的庞大费用,而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英国陆军一年装备预算的70%。这引发了军种之间日益激烈的资源争夺。
此份报告是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自去年7月执政以来首个针对英国国防的战略性文件,也为未来五年的积极备战定下了基调。报告显示,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推进“军事凯恩斯主义”,振兴国内军工产业,提升国防力量,但面临财政和政治限制,实施过程无疑充满了挑战。
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
《战略国防评估报告》由斯塔默政府委托独立委员会撰写,提出了62项军事改革建议,并且这些建议均已获得政府采纳。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是,英国将建设多达12艘新型核潜艇,以替换现役的“机敏”级潜艇,并计划投资150亿英镑用于主权核弹头计划,升级奥尔德马斯顿的核武器设施,确保英国的“海上核威慑”能力持续。同时,计划采购7000枚本土制造的导弹及无人机,进一步提升远程打击能力,并新建6家弹药工厂,以实现“永不停歇”的生产。报告还提出设立“网络与电信战司令部”,投资10亿英镑发展数字作战能力。
展开剩余74%英国发布此报告的背后,首先是由于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压力。随着俄乌冲突持续,中东局势动荡,及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不断升温,英国逐渐感受到其传统海洋霸权正受到挑战,特别是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后,欧洲防务空白的扩大令英国更加焦虑。为了增强威慑力,英国决定自力更生,并在北约内争夺领导地位,进一步巩固其“欧洲安全支柱”的地位,避免被其他国家,特别是法国,取代。
另外,英国的“脱欧”决定使其国际影响力有所下降,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。斯塔默政府将“国家安全”作为核心政策,试图通过增强国防来凝聚社会共识,转移国内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注。军工投资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相关投资预计能够带动全国3万个高技能岗位,并为未来十年培养3万个学徒和1.4万个毕业生职位。
转型之路或面临重重困难
尽管英国政府对提升国防能力充满信心,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。首先是预算有限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。斯塔默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2.5%,并争取在2035年之前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。然而,当前英国财政状况不容乐观,通胀率居高不下,经济增长缓慢,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大。BBC报道称,斯塔默政府预计要到2034年才能将GDP的3%用于国防开支,但这没有得到明确保障。增加国防预算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增强军事力量,但也可能加大财政赤字,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。为弥补国防资金,国防大臣希利通过削减对外援助,转而增加国防投资,但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方式长期难以持续,可能削弱英国的国际影响力。
此外,英国的国防工业也面临诸多问题。工党政府倾向于通过引导与干预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,而前政府则依赖市场竞争机制,缺乏长远规划,导致近年来国防工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。2023年6月,英国军工集团BAE系统公司发布声明称,英国已不具备制造火炮身管的能力,仅保留了相关技术和劳动力。现役的“挑战者2”主战坦克和AS-90型自行火炮的火炮身管将面临无法替换的困境,原因是曾负责生产这些部件的英国皇家军械厂早在2001年就已关闭。
依赖美国与国际合作困境
尽管英国声称具备自主核威慑能力,但实际上其“三叉戟”潜射导弹的制造与维护高度依赖美国。虽然英国曾投资该项目,但导弹的实际生产完全由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承担,且需要定期送回美国进行维修。对于计划增强核威慑能力的英国来说,是继续依赖美国联合项目,还是重新构建本土核能力,成为一个复杂的选择问题。除此之外,英国主力舰载机F-35的采购也来源于美国,这使得英国在军事技术更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上受到了限制。
另一方面,英国的“脱欧”决策使得与欧盟的防务合作与技术共享受到显著制约。以“台风”战斗机为例,因“脱欧”问题,该机的升级计划进展缓慢,尤其是在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工作上,存在较大的拖延。
军事能力的落差与后勤困境
自冷战结束以来,英国军队倾向于发展轻型化和机动性强的部队,以应对快速反应的现代战争。然而,这一战略选择在面对高强度战争时,暴露出严重的问题。英国陆军的重装甲部队被认为严重“空心化”。现有的227辆“挑战者2”坦克中,仅不到100辆处于战斗准备状态,而且其中14辆已经送往乌克兰。根据计划,新的“挑战者3”坦克要到2027年才能服役,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,英国将面临坦克短缺的困境。
在海军方面,除了两艘“伊丽莎白女王”级航母外,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包括6艘45型导弹驱逐舰和13艘23型导弹护卫舰。然而,航母和驱逐舰的频繁故障,以及护卫舰装备的老化,使得英国海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。为了削减预算,英国海军甚至计划减少两艘23型护卫舰的升级工作,引发了议会的强烈反应。
空军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。虽然“台风”战斗机是英军的主力机型,但其数量与质量相比其他国家的新一代战机仍显不足。特别是F-35B战机的数量远低于原计划,而且空军与海军舰载机部队还需要共享有限的数量,进一步影响作战能力。
此外,英军近年来提高了军人薪资,但依然面临人员流失的困境。根据统计,2024年已有超过1.5万名英军官兵选择退役,而同期仅招募到约1.2万人。英国现役陆军兵力仅为约7万多人,是自1823年拿破仑战争以来的最低水平,其中很多士兵因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投入到实际作战中,造成了严重的兵力不足。
总结
英国政府在制定军事战略时,虽然展示了雄心壮志,但现实中的财政压力、工业瓶颈、国际合作的困难以及军队的后勤问题,可能会严重制约其战略目标的实现。如果英军继续面临人员流失、装备老化等问题,未来的军事应对能力将进一步缩水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